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2095-1388
国内刊号:21-1575/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5755 人次
 
    本刊论文
论唐诗中海洋意象的抒情价值_文学艺术论文

  论文导读::意象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原创性概念,也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综合考察中国传统的意象,可以发现认识意象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意”与“象”的复合体。因此,作者的情感世界借助海洋物象的形式,并通过诗歌语言进行表现的意象就是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海洋意象是唐诗中抒发感情的重要凭借,尤其当表现宽广胸怀、反映离情别绪和寄托忧戚感怀时,唐诗中往往用到海洋意象。

  论文关键词:唐诗,海洋意象,抒情价值

  一、诗歌中海洋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审美范畴,可追溯到《周易》。《周易·系辞上》说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①]其中象指卦象,也可泛指一切可见的征兆;意指卦象所包含的意义,也可泛指一切事物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将“意”与“象”联系起来。意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最早出现在王充《论衡·乱龙》中。《论衡·乱龙》说道:“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②]这里的意象己经含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从美学角度来把握意象则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神思》中说道:“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③]这里把意象作为“陶钧文思”的结果、一种艺术构思和心中之象。刘勰所说的意象对后代,特别是对唐代的艺术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逐渐成为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术语。综合考察中国传统的意象,可以发现认识意象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意”与“象”的复合体。所谓“意”,是指意念、意思、思想;“象”是指形象、实体、现象。意象,指的就是人的意念、意思、思想投射或物化为“象”,从而使某一实象成为“有意之象”。

  同时,意象也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陈植锷先生说道:“中国古代诗歌中,正存在着这样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如‘落花’、‘流水’、‘莲花’、‘春’、‘暮’、‘风’、‘雨’等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表象性的语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类的共同感情在深层意识中的长期积淀;从美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系统;从文艺学的角度,我们就把它叫做诗歌的意象。[④]”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创作灵感、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因此意象便成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正如陈植锷先生所说:“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⑤]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用海洋物象来表现某种含义,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从而使情感和海洋物象之间具有了内在的联系,也使海洋物象成为诗人表达其深刻含义的载体,这种情感与海洋物象的统一或者说情感内容借助海洋物象形式的表现就是诗歌语言所要表现的海洋意象,即海洋意象是作为物象的海洋与作者情感世界的统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海洋物象并非仅指狭义上的海洋本身,而是指包括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在内的广义上的海洋物象。因此,海洋意象可以归纳为蕴含了作者情感,以海洋物象为载体,并通过诗歌语言进行表现的意象。

  二、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

  虽然前代诗赋中也有一些海洋意象,例如王粲的《游海赋》(残篇)、班彪的《览海赋》(残篇)、木华的《海赋》(残篇)和曹操《观沧海》、曹植《远游》、祖莛《望海》、沈约《秋晨羁怨望海思归诗》等诗赋中的海洋意象,然而他们都无法和唐诗中海洋意象的数量相比。

  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据笔者初步统计,根据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增订简体横排本《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在50000余首唐诗中,有关海洋意象的诗句涉及作品为900余首。其中,仅以吟咏海洋本身、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等为主题的描述型海洋意象,据笔者初步统计涉及作品一百余首文学艺术论文,具体如下:

  白居易《潮》

  刘长卿《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刘眘虚《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

  曹松《南海》

  罗隐《钱塘江潮》

  长孙佐辅《楚州盐壒古墙望海》

  马戴《送朴山人归新罗》

  陈陶《海昌望月》

  孟浩然《岁暮海上作》

  陈陶《蒲门戍观海作》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窦常《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孟郊《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独孤及《观海》

  栖白《送圆仁三藏归本国》

  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钱起《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

  方干《旅次钱塘》

  钱起《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施肩吾《岛夷行》

  贯休《南海晚望》

  宋务光《海上作》

  贯休《秋过钱塘江》

  汪遵《东海》

  贯休《秋送夏郢归钱塘》

  王建《海人谣》

  贯休《送人之渤海》

  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

  贯休《送新罗人及第归》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韩愈《海水》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

  无可《送朴山人归日本》

  胡权《济川用舟楫》

  吴筠《登北固山望海》

  胡曾《咏史诗?东海》

  项斯《寄流人》

  皇甫冉《赋得海边树》

  徐凝《观浙江涛》

  贾岛《过海联句》

  徐凝《送日本使还》

  贾岛《寄沧州李尚书》

  许浑《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康翊仁《鲛人潜织》

  许敬宗《奉和春日望海》

  李白《天台晓望》

  薛据《登秦望山》

  李白《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薛据《西陵口观海》

  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

  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李德裕《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姚合《杭州观潮》

  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姚合《送源中丞赴新罗》

  李华《海上生明月》

  张籍《送海南客归旧岛》

  李峤《海》

  张籍《送新罗使》

  李隆基《送日本使》

  张籍《夜到渔家》

  李颀《鲛人歌》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

  张乔《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

  张子容《永嘉作》

  李世民《春日望海》

  章孝标《归海上旧居》

  李中《送王道士游东海》

  周繇《望海》

  梁魏《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宋昱《樟亭观涛》

  林宽《送人归日东》

  皮日休《咏蟹》

  刘长卿《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而涉及海洋的比喻象征型海洋意象则为数更多。据笔者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比喻象征型海洋意象中的四海、天涯海角、乘桴浮海、海槎、蓬莱、沧海桑田和海鸥七个海洋意象所涉及的作品数分别为207首、27首、26首、19首、220首、72首和29首。由此可见,唐诗中包含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十分可观。

  三、海洋意象是唐诗中抒发感情的重要凭借

  海洋意象在唐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往往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重要凭借,尤其是在表现宽广胸怀、反映送别之情和寄托忧戚感怀时,诗人往往引用海洋意象。

  (一)、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表现宽广胸怀

  海洋在中国文学中往往是博大、宽广的象征。《庄子?秋水篇》写道: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表现了“河”与“海”的鲜明对比。相对于何伯的望洋兴叹,北海若自豪地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北海若的话语,流溢出的实际是古人对海洋辽阔无垠的惊叹和由衷的崇敬之情。因而后世表现一个人胸怀宽广时,往往将其和海洋相提并论。于是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就往往被用来表现诗人的宽广胸怀,例如曹操的《观沧海》就是以海的澎湃博大来抒发胸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暗示了作者博大的心胸。谢灵运的《郡东山望暝海》也说道:“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在诗人的意识里,大海的辽阔可以使观者忧愁忘却,心胸开阔。

  唐诗也是如此,海洋意象常常被诗人用来抒发激昂情怀,表现宽广胸襟与远大志向论文发表。例如李忱在《瀑布联句》中说到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⑥]用大海与溪涧对比,表现不甘屈从现状,努力创造伟业的宽广胸怀。再如下面的诗句: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杜甫《登兖州城楼》,《全唐诗》卷二二四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深远的情思、宽广的胸怀,随着那连绵的浮云向大海伸展。“浮云连海”这一意象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李峤《海》,《全唐诗》卷五十九

  全诗气魄宏大,“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表现了百川奔流不息,朝向大海的情景。“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沧海横流、波涛澎湃、大鹏高翔的图景与诗人的开阔襟抱相映成趣。“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海市蜃楼的迷幻奇异景象又使大海蒙上了一层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色彩。最后,“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点明主旨,将诗人宽广的心胸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诗人也常常引用海洋意象以作为表现宽广胸怀的凭借,例如李白的诗句: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李白《送纪秀才游越》,《全唐诗》卷一七六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李白《相和歌辞?登高丘而望远》,《全唐诗》卷一九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李白《古风三十三》,《全唐诗》卷一〇六一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李白《东鲁见狄博通》,《全唐诗》卷一六八

  无论是蓬莱胜境的描述,还是登丘远望、挂席度海的宣言,抑或是巨鱼腾浪、横吞百川、转而化鹏摩天高飞的景象,都为诗人表现其不愿屈从下僚的壮志雄心做了很好的铺垫,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再如贾岛的诗句: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

  ——贾岛《送郑山人游江湖》,《全唐诗》卷五七一

  月峡青城那有滞,天台庐岳岂无缘。

  昨宵忽梦游沧海,万里波涛在目前。

  ——贾岛《题童真上人》,《全唐诗》卷五七四

  或足蹑华顶观沧海,或万里波涛在眼前,海洋意象成为其烘托气氛,表现宽广胸怀的凭借,生动地衬托了诗人开阔的心胸与博大的气度。

  (二)、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反映离情别绪

  在唐诗中,存在着许多反映送别之情的诗歌,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被配曲传唱后成为流传千古的“阳关三叠”,其中的柳枝意象被用来表现离情也为大家所熟悉。然而,在唐诗中海洋意象也往往被用来抒发离别之情,其作用和柳枝意象是一样的。例如下面的诗句: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

  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

  ——林宽《送人归日东》,《全唐诗》卷六〇六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马戴《送朴山人归新罗》,《全唐诗》卷五五六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文学艺术论文,海洋意象往往被用来抒发、烘托离别之情。其实,海洋意象所传达的深远忧思、隽永别情,与柳枝意象相比更为浓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唐诗中的海洋意象常常被用来表现送使归国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尤其是抒发与日本和新罗使者的惜别之情。

  关于送日本使者归国,例如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全唐诗》卷一二七

  描述了海中的日本国和中日的海上交通,并通过对历史悠久的海外、海上传说的叙述,营造了迷离奇异的海洋意象,从而将送友人漂洋远去的情感写得字字情真、句句断肠,而又抒发有度,欲泪还止。

  再如徐凝的《送日本使还》: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徐凝《送日本使还》,《全唐诗》卷四七四

  这首诗通过海洋意象的营造表现大海的苍茫广阔、路程的遥远艰险,深深传达出作者对日本使者分离时的依依深情。

  关于送新罗使者归国,例如孟郊的《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

  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

  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

  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

  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孟郊《奉同朝贤送新罗使》,《全唐诗》卷三七九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的想象,“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的诉说,“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的情怀,营造出迷茫遥远的海洋意象,很好地烘托了诗人对新罗使者的惜别之情。

  再如张籍的《送新罗使》:

  万里为朝使,离家今几年。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

  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悠悠到乡国,远望海西天。

  ——张籍《送新罗使》,《全唐诗》卷三八四

  “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的牵挂,“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的关怀,使得“悠悠到乡国,远望海西天”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

  除了表现送来使归国,海洋意象还常常被用来表现送友人出使海外时的惜别之情,例如窦常的《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

  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窦常《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全唐诗》卷二七一

  “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通过这些海洋意象的描绘,烘托出对友人渡海出使的关切。

  再如马戴的《送册东夷王使》:

  越海传金册,华夷礼命行。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

  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

  旧鬓回应改,遐荒梦易惊。何当理风楫,天外问来程。

  ——马戴《送册东夷王使》,《全唐诗》卷五五六

  “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一副“孤帆远影碧空去”的影像宛在目前。“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生动的海景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海洋的理解,衬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离情。

  (三)、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寄托忧戚感怀

  大海远离尘世、凶险莫测的一面也给人的忧戚感怀提供了宣泄的凭借。唐代许多诗人都通过海洋意象来表现感时、身世、浮沉等人生命题,无论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感慨[⑦],还是李白“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⑧]的激愤,他们都是通过海洋意象来抒发人生感悟、忧戚情怀,感叹属于他们的或成或败、或喜或忧、或舒泰或穷蹙、或恢弘或卑微的心理境况。无论瞬息即兴而感发,还是在追踪往昔中流露出感情最本色的底蕴,在海洋意象的烘托中,这种种情感使读者获得了由衷的共鸣。例如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论文发表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孟浩然《岁暮海上作》,《全唐诗》卷一五九

  这首诗中的海洋意象很值得赏玩与回思。“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诗人忆古思今,在海中“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感慨岁月流逝而又无可奈何,只能自言“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可是“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又体现了诗人微妙的情感变化。从全诗来看,海洋意象成为其抒发感伤心境的凭借。

  再如独孤及的《海上寄萧立》: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文学艺术论文,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独孤及《海上寄萧立》,《全唐诗》卷二四六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这一海洋意象的营造很好地渲染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知交零落、音讯难达的伤怀,用“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这样富有感情的诗句,强调天各一方的离愁,从而营造出深沉悠远的艺境,抒发其忧戚感怀之情,意味悠长。

  又如钱起的《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

  山观海头雨,悬沫动烟树。只疑苍茫里,郁岛欲飞去。

  大块怒天吴,惊潮荡云路。群真俨盈想,一苇不可渡。

  惆怅赤城期,愿假轻鸿驭。

  ——钱起《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全唐诗》卷二三六

  “悬沫动烟树”、“郁岛欲飞去”、“大块怒天吴”、“惊潮荡云路”,雨中海上的种种景色,蕴含了诗人太多难以表达的忧戚感怀,因此只能感慨“惆怅赤城期,愿假轻鸿驭”。通过海洋意象的营造反映出诗人深广的忧思。

  另外,有的诗人也通过海水、海边树等具体海洋意象来表现忧戚感怀,例如韩愈的《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韩愈《海水》,《全唐诗》卷三四五

  通过海洋意象的营造反映出诗人深广的忧思。“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开头便以海水起兴抒发感情,接着通过“海水”、“鲸”、“鹏”等具体意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忧戚感怀像曲回的愁肠,百转千回,难以平复。

  再如皇甫冉《赋得海边树》

  历历缘荒岸,溟溟入远天。每同沙草发,长共水云连。

  摇落潮风早,离披海雨偏。故伤游子意,多在客舟前。

  ——皇甫冉《赋得海边树》,《全唐诗》卷二五〇

  诗人以“海边树”这一海洋意象表现自己浪迹天涯、客居他乡的忧戚感怀,语言质朴中见锤炼,含蕴深广。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